红色寻根国藏一把计算尺拉出的南京

03:31

交汇点客户端

浸没在时间洪流中的老照片,浓缩峥嵘岁月的旧报纸书刊,一段饱蘸深情的音频,一枚定格荣誉的徽章……一件件红色档案,蕴含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展现了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档案馆主办,交汇点新闻承办的“‘从启航到领航’红色寻根行动之‘国藏’系列”正式启动,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将深入长三角各红色场馆,通过记录红色档案学党史,为新征程凝心聚力。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来自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一把计算尺“拉”出的南京长江大桥》故事——

年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也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争气桥”;而这座桥建设的难度之大、遇到的困难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大桥的设计与建成凝聚了我国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的科技智慧与劳动汗水,尤其是在科技还不发达的上世纪60年代,巨量的大桥结构数据是工程师们利用计算尺一点点手工测算出来,而这些精准的数据确保了大桥的安全与坚固,通车至今50多年仍稳如磐石屹立于长江之上,让天堑变通途。

钻进大桥“肚子”里的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头顶是火车驶过南京长江大桥铁轨时发出的隆隆声,声音连绵50多年,像脉搏一般展现着大桥旺盛的生命力,而眼前一张张承载着大桥记忆的展览柜,展示的一件件老工具、老物品,仿佛回答着这座有着深深红色印记“争气桥”永葆青春的生命密码。

“纪念馆的文物很多,其中有一个不大容易被人发现的文物,就是这把计算尺。”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设计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站在玻璃展柜旁,向记者介绍南京长江大桥副总工程师陈昌言一把刻着密密麻麻数字与符号的旧尺子,尺子共分三段,中间一段和表面透明的游标可以拉动。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像陈昌言这样的工程师们大多使用这种计算尺进行乘除法以及平方根、指数、对数和三角函数的计算。鲁安东认为,大桥之所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通车至今即使遭轮船撞击30多次,都没有造成结构性的破坏,这把小尺子功不可没。

“尺子是用‘拉’的动作来进行计算。”鲁安东说,为了修这座桥,大量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就是用这种计算尺为大桥做大量结构计算的。“当时不像今天有计算机,他们用这样一个手工工具要不断地来‘拉’数据,所以说大桥是‘拉’出来的。”鲁安东说,因为是手工计算,生怕会有误差,所以工程师们会反复地校正,一丝不苟。

上世纪60年代初,大桥开建时全国只有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鲁安东说,每隔3个月,大桥的总工程师会派一个年轻工程师带着全套数据,去北京的中科院用大型计算机测算,复核所有数据。令人惊叹的是,在整个修桥期间,从南京送过去用手工测算的巨量大桥数据,没有一个错误。

“一想到有那么一座桥,用小尺子拉、拉、拉,最后能够一点错误都没有,我觉得是一个奇迹!”身为建筑师的鲁安东对大桥工程师的业务能力、敬业精神既佩服又感动,“这项奇迹的实质是什么呢?实质是一个人做事情的态度,这个态度克服了人本身的惰性,克服了工具的障碍,做出一项了不起的事业。”

一把旧尺子,讲述了大桥上了不起的大国工程师故事,而在民间收藏家、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藏品捐展者王世清眼里,了不起的还有大桥的建设工人。

纪念馆里有王世清多年收藏捐赠的近百个品种、多件大桥藏品。不仅有建筑工的柳条帽,还有当时大桥工人常常使用的铁锤。当时大桥钢桁梁的连接工艺是用烧红的铆钉对正铆孔,用风枪挤压铆死,需要用到大量的铆钉。

据测算,大桥上共有多万个铆钉,都是工人们一个个敲打进去的。年大桥大修时发现,万颗铆钉绝大部分完好无损,需要更换的只有多颗,“非常了不起!”王世清说道。

王世清还收集到许多大桥建筑工人的家书。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的家书寄到南京,也侧面说明了大桥建设得到了全国各地工人的支持;而由南京寄到大江南北的书信,信封上就印着南京长江大桥的彩色图像,有的邮票以及邮戳也都是南京长江大桥元素,信纸里写满了大桥建设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记挂。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名叫朱恒的工人的家书,他当时是大桥二区机修队队长。”王世清说,他的大量信件里有不少党费证,“每个月的党费都有记录,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赶建设进度当月没来得及交,不过后来都补齐了。”王世清说,大桥建设的那几年,他的党费是完整的,一张张党费证明排列得整整齐齐,看得出来他做事很认真,“所以这也反映了我们大桥工人、大国工匠们严谨的工作态度。”王世清讲道。

“大桥建设最多的时候,有上万的工人一起劳动。”鲁安东说,当时还有很多市民志愿在工地上淘沙子等等,都以能为大桥出一份力量感到骄傲,就连大桥的工程师们也走在工地上与工人们一起劳动。“大家共同创造出一个成就,这个成就是为了服务于全国人民的,为了让人民能够跨越大江的障碍,最终服务于全体人民,我觉得这是当时这种国家工程最核心的价值和意义。”

鲁安东认为,这座桥是中国第一次完全以自力更生、自主研发,从无到有做出来的第一个重要的国家级工程,而且将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劳动者的汗水紧紧联系在一起,拧成了一股强大的创新力量与精神风貌,也给了我们今天在迈向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路上无限的激励与启发。

一座大桥,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之路。从书本中的壮观,到现实中的震撼,每一位参观者、路过者无不为大桥的宏伟所动容,更惊叹祖国的伟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发出这样的感慨:

雄伟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更展现了一个民族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正是继承和发扬大桥建设者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敢于争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国的桥梁建设才会不断地刷出新高度,成为响亮的世界品牌。

策划:任松筠孔德信

统筹:王高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范杰逊/文王瑞枫/视频朱丹清/制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qmxb.net/xhrbnr/15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